顶天立地成果丰硕,以人为本亮点突出
——国家级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期绩效检查在我校举行
“既有‘顶天’的高水平论文,又有‘立地’的大成果转化,出色地完成了中期规划既定目标,成功地推动了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1月7日,教育部2011计划绩效检查专家组一行12人,对国家级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中期绩效检查,并给予中心高度评价。
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副司长、科技司计划处邰忠智处长,江苏省教育厅洪流副厅长、科技处张兆臣处长,我校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校长、中心主任黄维院士,副校长、中心执行主任乔旭教授,副校长蒋军成教授、张进明教授、巩建鸣教授和邢卫红教授,以及协同单位代表、校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绩效检查工作。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谢克昌院士任专家组组长,参加绩效检查的专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卢锡城院士,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北京大学黄如院士和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东柏教授。
在中期绩效检查汇报与座谈会上,王德明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作为首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高校,两年多来,学校在政策、人才和经费等方面给予中心全方位的支持。未来,学校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力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本次绩效检查,听取各位专家和领导对学校及中心发展的真知灼见。
中心主任黄维院士从学校概况、体制机制、宏观效果、发展愿景等四个方面,汇报了南工作为中心牵头单位所开展的扎实工作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向专家组重点介绍了“国家实验室”全球互联协作的战略创新、“海外人才缓冲基地”高端人才引育的体制创新、“2011学院”领袖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柔性电子”国际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新型智库建设的文化创新等一系列中心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他指出,南工以协同创新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一心一地”为核心,集全校之力、汇全校之智,从组织架构、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激励、资源投入等多个维度给予中心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激发中心原始创新活力、拓展中心全球创新资源提供最稳定和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取得了明显成效、引领了南工发展。他强调,南工是协同创新中心成长的坚实后盾,中心是南工发展的核心动力,二者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南工将始终以协同攻坚为重点,以创新发展为导向,夯实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基础。
中心执行主任乔旭教授对中心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此外,专家组考察了协同创新中心总部、海外人才缓冲基地、柔性电子研究部和高性能膜研究部,了解了中心实体运行的载体建设情况,并与各方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经过审慎、认真的考察调研和深入、热烈的交流互动,专家组对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两年多来的建设成效一致予以高度评价。在随后进行的意见反馈会上,谢克昌院士代表专家组表示,中心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目标定位高远,改革措施得力,发展路径明确,运行状态良好,聚才、揽才、汇才、引才工作成效凸显,“2011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中心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支撑江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绩效激励为保障,承担重大创新任务,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圆满地完成了中期建设任务。南工聚焦“一心一地”建设,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战略清晰,不仅有力地保障了中心实体运行取得显著成效,而且强力地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大幅提升了学校综合实力。专家组希望,中心能在科研新常态下及时布局谋篇,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力争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在先进材料、先进能源、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维院士对专家组的精心指导与充分肯定,表示衷心感谢。他进一步指出,“2011计划”开启了新一轮的南工梦。正是基于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的战略契机,南工确立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宏伟目标;正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卓有成效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南工近年来的跨越发展,并为南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功在千秋,意义长远。中心也将以此次中期绩效检查为新的起点,励精图治、继往开来,不辱厚望、不负重托。
高润生副司长在总结致辞中指出,“2011计划”旨在以1+1>2互联互通的“超协同”模式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高校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源。他期待,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能继续落实好人才、引领和质量三大战略,打造江苏版、国内版和国际版发展模式,以国家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核心打造“顶天”的三大支柱,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科教融和的示范区域、国家协同创新的产业园区、战略联盟和创新网络为核心夯实“立地”的三大支柱,实现中心发展愿景,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