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2015东沙湖论坛——中国管理百人会”在苏州举行。此次论坛以“全球互联时代的中国管理”为主题,数百名院士、企业家等云集一堂,纷纷抛出干货。论坛同时发布了《管理蓝皮书·中国管理发展报(2015)》。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电子信息专委会主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教授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论坛信息参见苏州工业园区新闻)
开幕辞全文如下。
“互联网+”管理——开放、跨界、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黄维
2015年10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大象无形、采东沙湖畔;管理有道、主天下沉浮。非常容幸有机会参加本次论坛,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天宝灵秀的苏州。在此,向2015“东沙湖论坛—中国管理百人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真诚地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全球互联时代的中国管理”,在座诸位都是商界领袖、互联网大咖、科技界栋梁、学术界精英、出版界大腕等风云人物,本人作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工作者忝列其中,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惭愧。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概念后,“互联网+”成为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的一支妙笔,可以点石成金。如果说以往的创新更多源于技术层面,那么“互联网+”的创新则更多体现在思维层面,它所倡导的无限连接、跨界合作、平等协同、深度包容等互联网思维,成为“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一匹黑马,引发了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颠覆式创新,打破原有的信息时空边界,实现管理要素的全新组合。大道至简(Simple is best),“互联网+”引领管理从纷繁走向了简约、从复杂走向了简单。
今天,我主要从人才、团队、文化三个角度,结合我们粗浅的实践和探索,简单谈一下“互联网+”管理的三个要素:开放、跨界、包容。
一、互联网+人才=全球化人才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已成为常态。真正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永远是卖方市场。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累计达181万,超过了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一半,至此告别了孔雀东南飞、人才净流出的时代。七八十年代出国,会考虑有机会在国外扎根;如今的青年学子出国之前,首先会考虑回国以后如何发展。这就是时代的变迁,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因此,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抢抓全球人才势在必行,也势在必得。在抢抓人才方面,无论是美国、还是新加坡,他们的经验都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2012年,南京工业大学率先成立了“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大力延揽海外高端人才,同时作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端人才的孵化器,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高地、管理特区,帮助海归人才尽快适应国情、平稳渡过“文化阵痛期”和“创业休克区”。三年中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等世界一流大学的80余位青年才俊,聚焦在有机光电、纳米光电、柔性电子、生物电子等领域,产生了一批包括《自然》系列杂志在内的高显示度的创新成果,助推南工“自然指数”快速攀升至内地高校第37名,化学和材料学科分别在国内科研机构和大学排名中迅速跻身为第4和第6名。
当然,“互联网+”人才管理,不仅意味着全球化人才聚集,更多应着眼于全球化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因为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天职。在我的概念里,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才,其他的包括社会服务都应该是副产品。在 “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知识资源无限共享,刷新了教学培养理念的手段。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MOOCs)”教育、以及十分火爆的“口袋大学(PU)”APP等元素,引领一时之先河,带来了大学教育的“数字海啸”。
秉承这一理念,我校创办的“2011学院”,即采用了“全员书院制、全程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在外籍教师英文授课之外,也尝试探索了MOOC教育等,打造“通识+专业”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全球化也是我校“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三大建设目标之一,几乎纵贯于学校内涵建设的方方面面。在这里也向大家汇报一个消息,我校与世界排名前60位的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在深切磨合、成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后,双方达成一致,即将共建“中谢联合学院”,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进行贯通式培养。在下周习近平主席出访英国时,将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见证下举行签约仪式,成为我校推进全球化人才培养格局的重要力量。
二、互联网+团队=跨学科团队
许多知名互联网企业都强调要团队建设要“挤在一起工作”,实际上就是学科交叉、文化融合的概念,把不同方向、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集合在一起,交流碰撞,跨界合作,让灵感勃发、创意爆棚,不断丰富学科的多样性、激发文化的生命力。
南洋理工大学学院的空间布局就是一个融合的体系。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医学院、化学系、工程院、计算机系的交叉地带,专门建造了一栋楼叫Clark Center,汇集了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工程与医学研究人员,他们在一起上课、实验、交流、用餐、休闲,一起感受求知的快乐与热情……作为 “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Bio-X Program)”的实体空间,这里诞生出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奖工作之内的多项重要成果,促进了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与之相似的是,由南京工业大学牵头建设、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同样也有创新之举。我们打造了1.2万亩的“滁州科教新城”,设立了“科学家工作室”,将全球顶尖科学家汇集在同一屋檐下,倡导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政产学研金用”结合,扎扎实实地开展协同创新。
三、互联网+文化=包容性文化
爱因斯坦曾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新生事物,对多元文化、多元力量给予包容和悦纳,在互联网时代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创新与其他活动有所不同,尤其需要百家争鸣、兼容并蓄、自由探索的氛围,给人们以责任和自由,赋予弹性和自主权,创新灵感才会源源不断。
包容性文化在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领域的体现,就是“宽松 、宽容 、宽心 、宽裕”。因为科学一定程度上是一项贵族事业,需要淡定、自信,优雅、从容,需要稳定支持与长期积累,需要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无独有偶,2013年南工确定了“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建设目标,我们以“人才引育、协同创新、文化引领”为主线,自加压力、改革创新,全力以赴地追逐着南工的梦想。实际上,这三点也正好契合了当下的“互联网+”理念:创新全球化“人才引育”体系,打造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塑造包容性“文化引领”氛围……开放、跨界和包容,构成了南工管理文化的核心要素。
朋友们,放眼世界,我们身处一个“最好的时代”,是大互联、大数据、大繁荣的时代,是人才集聚、决胜千里之外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迸发光华、尽显豪迈的时代。在科技和高教界同样喜讯不断,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科技的壮志雄心。中国科技需要自信,中国大学需要自信,中国管理更需要自信,而自信必须植根于创新的土壤中。
2012年我曾有预言,十年之后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当时网上很多大V不断地质疑、抨击、谩骂。我们很荣幸地看到屠呦呦先生提前了七年获得诺贝尔奖。这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预测,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战略的、宏观的考量。
当今世界五个经济大国,都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战略,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日本的“机器人革命”战略,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数字经济”战略,中国的“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些都耳熟能详。追求创新、创新、再创新,倡导全球化、协作化、多元化,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新常态和人类文明进程的主旋律。
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设计和追求,也是对科技创新、高教创新、管理创新的期盼与要求。在座的各位无一不是顶尖高手、身负绝学,想必对“互联网+”大战略、管理大发展都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思考,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观点碰撞、思想交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预祝2015东沙湖论坛暨《管理蓝皮书》发布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南工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院(IHED)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