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澜 > 谋规划 > 正文
【聚焦“双一流”】:学科系列(发展规划篇)
时间 : 2016-01-21 14:48 来源 : 战略启真 作者 : 吴伟  点击 :

发展规划应该是学科问题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在合理的规划基础之上,进行方向布局、规模核定、需求确定、资源配置,人、财、物的配置都应该基于规划,实现制度化、可持续的发展。规模不应该固步自封、邯郸学步,更不能随心所欲,也要切忌被社会和市场牵着鼻子走。对于一流高校而言,在主流学科上占据一席之地受到普遍重视。
 
1、学科分类发展的体制机制
     如今,国内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有十个以上的学科门类,不同学科发展规律迥异,运行机制、资源投入方式、师生评价模式等都应该有所区别。对那些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施行各类学科一致的政策,不利于学科未来发展,甚至有损于学科原有内核。受访者都认为,应该实行学科分类发展的体制机制。分类发展要体现在管理体制、教师评价、科研评价、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要加强学科的差别化研究,尊重不同学科/亚学科的规律,根据各学科发展的紧迫问题,制订差别化政策。当然,学科分类发展问题从本质上看又是学术治理结构的问题,是学校向院系下放权力的问题,即做到各级管理层和负责人的责、权、利(校、院、系)相互对称,激发各自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其按照自身的属性相对自由地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
    平台、人才、资源、学生等要素应组成实实在在的学科发展系统,各门学科间也应该成为稳定系统,比如要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因此,学科体系建构显得十分重要。一流学科的内涵应该区分学科,不同学科应该具有不同的一流标准。以基础性理科为例,一流不能仅仅看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是明确和客观的,所以建立与国际完全接轨的国际评价是一个良好的着手点。而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则不应该过多关注出版物,可能要关注其产品创新、服务水平、临床应用水平等方面的成绩。
 
2、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缺乏长远规划可能会带来学科发展的“自由散漫”特征,“学科在很多情况下变成利益分配的理由,而不是分科解决科学问题的依托”。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不可避免带来学科建设上的功利性,使得学科发展“往往针对某些具体或量化评估指标开展工作,忙于应对外部要求大于长期坚持的勇气和胆量”。在“双一流”背景下,把自己的优势弄清楚,把潜在的发展空间找明白,把发展路径规划好,才能按部就班地实现一流目标。
   有受访者提出,学科建设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和系统协调,做好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科交叉等方面系统性、前瞻性规划。很多学科发展的问题难以靠一个学科的力量来解决。凝练一流的学科方向或工作领域,能够引领世界相关领域的发展,能处理好世界眼光与本土经验支撑的关系。一流高校受访者普遍认为,高校当前要注重主流方向,慎重对待学科继续拓展,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新的研究方向的增长上,要建立学科生态的概念,使得各类学科和谐发展。
 
3、确立学科大类的整体发展思路
   “学科大类”和“学科板块”是两个重要的学科话语词汇,比较贴切地刻画了学科体系问题。对于学科门类较全的研究型大学而言,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及国家发展需求特色,遴选一批面向未来、引领科学技术发展、解决人类社会重大需求的交叉学科,跳出原有学科框架,实现学科板块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具有引领性意义。战略必争、传统优势、新兴交叉,三类学科之间应该有所区别,但是在制度环境上应该有系统性的思考和持久性的投入支持,杜绝随机性的、无目的的、临时性的资源分配。
    基础科学的受访者,包括不少其他学科的受访者,都认为所在高校的基础学科不尽如人意,尤其表现在:大师少且老,学生少且不优,梯队建设乏力,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科学“技术化”倾向突出等。大家开出的药方各有不同,如:改革退休制度,为各学科积蓄“学派”开通道;改革招聘制度,在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设讲座教授,提高薪酬,面向海内外滚动招聘;改变奖励体制,重奖重大成果,少奖、不奖一般成果,鼓励“十年磨一剑”,允许部分教授从事近期可能不出成果的研究,等等。
 
4、完善学科交叉体制机制
    用一位受访者的话说,当前高校学科交叉或交叉学科发展实际上存在“学校积极鼓励,院系大张旗鼓,成效难以凸显”的局面。这一问题与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相关:(1)教师评价制度,以个体全面发展考核为主、急功近利色彩明显的人事考核与晋升制度影响了学科交叉;(2)学科间的学术利益壁垒,即使同一院系的不同组织之间也会存在沟通协作不畅、资源共享困难的问题。造成了真正开展学科交叉的得不到资助,而传统强势学科却以学科交叉之名继续获得资源。
    出路是淡化分类和分等考核,引入可以认可、可以替代、可以转让的个体绩效积分与团队目标指标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与制度。尽可能打破传统的“人事”、“单位”的限制,为学科交叉或交叉学科发展创造制度方面的支持条件。换句话说,需要院系间形成动态模式来跨越学科边界,组成交叉研究团队或科研组织,针对稳定的方向和任务,经长期的合作和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及科研亮点。
    不少受访者认为,学科交叉发展应该是院系和教师个人的自主行为,应该把学科交叉变成院系和教师个人的本身需要。因此,真正的学科交叉应该是建立校内各学科教师、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机制,使师生成为学科交叉发展的主体。
 
5、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对资源配置方向问题看法分野明显:不少人认为学科资源应该重点投入,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少数优势学科,不应该“撒胡椒面”,更不应该不问资金投入效果(实际上后一种观点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也有不少人认为当前少数优势学科集中了大量资源,且在依然能够从各种专项资金中获益,实际上放弃了对大量资源需求不高的学科进行投入进而产生“四两拨千斤”效果的机会。
    以学科分类作为资源投入依据是受到普遍青睐的改革方向。当前学科资源配置数量和分配方式没有考虑学科差异,重要但发展不足的学科没有得到重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学科间资源不能共享,事实上存在大量学科资源浪费的现象。还有受访者明确指出,资源配置的问题是其他根本问题衍生出来的,如学科发展规划。其实,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路线图”:基于深入战略研究的学科和师资发展规划;基于规划原则的资源配置机制;体现学科差异的师资分类管理、学术评价和考核体系;平衡效率和学科特征的院系组织形式。对部分资源充足、造血能力强、且国家给予很多支持的学科给更多政策支持,而给那些基础性、造血能力不强、短期效应不明显的学科给予更多经费支持。
    不少人认同,学科资源配置上,校领导应该发挥十分关键的决策作用,甚至是发挥“集权”领导效能,而不能被各种渠道意见左右。但同时需要指出,校领导必须戒除本位主义,隔离其与所在学科领域的利益联系,他应该做好学部主任的遴选或其他学科(单位)负责人的遴选,且有其他的适当渠道给其参谋。从根本上,正如有受访者提出的,学校应该是资源筹措的主体,校长应该是重要学科资源分配的决策者,院系、平台、研究所是经费使用的主体,也是资源使用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在理想状态下,学校的资源分配到各院系并由各个院系按照基本的规章要求进行使用,学校协调各院系间资源调配但并不涉及各院系内部管理。

6、后记
    通过针对国内若干一流高校的学科发展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学科发展中的大量问题。其中有些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如学术治理结构、学科方向大而全、学科特色难以凝练的问题,有些是新冒出来的问题,如学科队伍结构变化、交叉学科评价、海外人才引进问题等;有些是事关学校全局的问题,如学科规划,有些是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如老人新人薪酬接轨问题。但在“双一流”背景下,在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阶段,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提到学科发展应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不要太在乎各种排名,更不要被各种排行榜牵着鼻子走,甚至应该以暂时的利益牺牲换取长远的蓬勃发展。
    从整体上看,人才问题最受关注,治理体系问题最为根本。前者主要表现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活跃程度和学术影响力还无法完全适应争创世界一流的要求。后者主要属于科研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充分释放科研生产力。学科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能期望短期内有大的改观,更不能冀望通过一次运动达到预期效果。
    比较宏观的观点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中国大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转折点上,应该细致考虑未来若干年的学科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问题。目前不少国内一流高校也已经具备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条件,一是已经积累的相当数量的科研资源(如经费)和声誉地位(国内),具有试验和调整发展方向的条件保障;二是浮躁的、短视的学科发展模式已经遭遇瓶颈,确实需要加以梳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