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澜 > 新视界 > 正文
龚旗煌 :以团队精神加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
时间 : 2016-02-20 10:01 来源 :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 龚旗煌  点击 :

    科学研究的选题只有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才能更加彰显研究意义。

提倡创新研究、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提倡“群体意识,团队精神”。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群体成员的亲和力,使每个群体成员具有高涨的士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屠呦呦获奖,带给中国科学界的不仅仅是喜悦,更多的是深思。面对中国当前科技发展环境与现状,如何引导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如何建立健康的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实现科技强国?这是每位科技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科研的意义是关注国家社会重大需求
科研工作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研的方向与目标到底是什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其他国际知名奖项历来的评选标准可以作为很好的答案:学者的研究创新和对全人类做出的贡献。科学研究的选题只有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才能更加彰显研究意义。
 
现在国内不少科研单位仍然以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学术衡量的主要标准,而不注重研究是否真正有科学上的创新和实际贡献,背离了科研真正的意义。事实上,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级别以及论文数量与科研创新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错误的学术衡量标准,容易错误地引导科学研究发展方向。旧有的评估体系如果继续发展,受到鼓励的将不是踏踏实实从事学术研究和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英才,而是为发表而拼凑文字的写手;受益的将不是攻坚克难的人才,而是急功近利的短平快庸才。
 
预聘制和学术团队制具有局限性
 
    如何引导青年科研人才聚焦于国家与社会重大需求,更多关注重大科学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科研体制的完善。科研教育发展要有符合规律的体制。
 
近年来,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在青年人才引进时实行预聘制度(Tenure-track),在科研管理上广泛采取PI制(学术团队制度,Principal Investigator)。这些措施在科研发展的一定阶段很好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得我国论文数量、质量以及国际影响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但是在面对重大应用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时,预聘制和PI制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科研资源的严重浪费,每个PI(学术团队带头人)自成一家,在人员配置、科研仪器、工作场所等方面各自为政。PI制条件下,每个人都自己建平台形成小作坊,有想法自己做,不会轻易拿去给别人做,结果就是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仪器重复投入。二是科研人员不稳定,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没有归属感。面对当前急功近利的考核体系,年轻的PI在3至5年的时间内如果没有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或者论文数量不够多,就必须走人,课题组其他成员的岗位也没有相应保障。产生的后果就是人员流动大,不能构筑稳定的青年科研人才成长环境,特别是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无法得到稳定培养。三是不利于获得重大科研问题的创新成果。PI制下科研人员选择研究课题主要依据自身研究领域和成果产出效率,很少有人愿意选择那些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但通常情况下,正是这些工作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也导致现在国内大部分科研工作仍是“跟跑”而无法做到“领跑”。
 
科研教育发展要强调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中国目前的科研发展阶段和科研环境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科研经费投入有限,人均经费不到美国1/10,不可能让太多人有足够经费自己开设课题组,组建研究队伍。因此,必须提倡团队精神,提高组织整体效能。
 
第二,国家科研投入和国家发展需要团队协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奖励计划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项目建设过程中,团队协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验证明,加强群体合作、发扬团队精神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和科教发展规律的。
 
第三,国外PI科研体制更多依靠博士后制度,由大量博士后人员支撑课题组工作,远不是PI带几个研究生单打独斗。而博士后体制在我国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博士后工资待遇偏低、出站后职业出路不明朗等,愿意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才比较少。更何况,博士后仅两年工作时间也难以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
 
第四,欧美国家人才流动机制健全,被预聘制度(Tenure-track)淘汰出局人员,仍有不错的前途:可去公司,或回到自己国家参与竞争。而在我国,系统性研究人员流动机制还未完善。
 
第五,人员结构上,我国还存在科学院几万名专职研究人员和高校科教人员之间的相互竞争,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突显。
 
上述众多方面中国特色现实性,决定了中国科研教育发展要走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中国式的科教发展道路,要强调“群体意识,团队精神”。除一些理论性研究领域(如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研究)外,要在实验学科中更多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实行团队合作、仪器设备共享,而不应采取一个教授或一个研究员带几个研究生做课题的小作坊模式。实行团队合作,可以推动团队整体运作和发展,使群体成员产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可以培养群体成员的亲和力,使每个成员具有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大家工作的主动性,使个人和团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北京大学光学研究群体的发展正是得益于1999年“******奖励计划”下的研究团队建设。这个研究群体以三个专有名词为特色:“三个统一”“组内规则”“各有专攻”。“三个统一”就是研究生统一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统一安排,科研经费统一调配。这种共享模式打破了旧有的一人管一件或几件仪器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同时也促进组员之间的融洽关系和学术交流。“组内规则”即群体内设置统一的运行规则,新人自愿加入到群体中时,首先要阅读一份成员都已经认可并在执行的组内规则,如果他认为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后进行修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规范和完善群体队伍建设。“各有专攻”就是保证在集体合作的基础上,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同时配备少数专业高素质工程管理人员。团队每周召开一次组会,每年召开一次群体内的科研工作大讨论,聚合全组人员力量对重大科研问题、个体实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实验条件保障、工作规划等进行深入全面的讨论和分析,争取提高集体以及个人科研工作水平。
 
      实践证明,通过合作,群体取得了“1+1﹥2”的效果。群体成员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成长,17位研究人员中,有1位院士,3位******特聘教授和1位长江青年学者,2位“973”首席,4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通过团队协作,群体中青年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培育出新时代“敢做敢超、默契一致”的团队精神,每个人都快乐地践行“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信条,大力提倡“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做人和做学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