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从经济、科技、教育互动发展来看,世界上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活跃程度往往高度重叠,而且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以北美西海岸为例,美国西海岸的高科技产业是当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离不开区域内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孵化器的坚强支撑。其次,从区域发展动力与竞争格局来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也亟需高等教育的支撑。例如,世界著名的五大城市群分别为: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和日本东海道城市群。它们不仅是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金融商贸中心,而且是高等教育资源聚集之地。
因此发展高等教育已上升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大学在人才溢出、创新驱动、文化影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区域内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正义良知的守望者。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从而推动城市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竞争力提升,成为诸多城市或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例如河北雄安新区、青岛、深圳、杭州等。本期观察将从规划、目标、概况、引智、新区五个方面,聚焦政策文本与相关行动,对雄安、青岛、深圳、杭州引进优质高教资源的战略进行盘点。
规划
城市 |
规划 |
雄安新区 |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
深圳 |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
杭州 |
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 |
青岛 |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 |
目标
城市 |
目标 |
雄安新区 |
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 |
深圳 |
经过10年左右努力,建立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若干高校跻身一流。到2020年,5-6所高校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到2025年,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一批学科全球领先。到2020年,力争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达到25个以上,进入世界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15个以上;到2025年,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分别达到50个和30个以上; ——开放合作特色凸显。到2020年,高校境外交换生和留学生规模达到在校生人数的5%以上,具有留学、境外培训和访学经理的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25年,高校具有留学、境外培训和访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 ——层次机构更加优化。到2020年,高校达到18所左右,在校生达到20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到2025年,高校达到20所,在校生达到25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0万人,研究生规模约4万人。 |
杭州 |
引进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5所以上国内一流大学来杭建设分校、校区或研究生院,引进建设20个高等教育层次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或世界500强企业建设30个高水平科研院所;重点引进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全球排名前10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全国学科评估前五位、或全球排名前20位的学科。 |
青岛 |
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由目前的25所增加至50所以上。引进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化人才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20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在校生数量和高校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上游水平;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使青岛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
概况
城市 |
概况 |
雄安新区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已经(或将要)对接雄安新区。 |
深圳 |
深圳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莫斯科大学、墨尔本大学等27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已达成合作意向、或已落地办学、或建立深圳研究院。未来将推进港中大(深圳)、哈工大(深圳)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推进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深圳校区工作,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建设。推进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和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建设。 |
杭州 |
2018年10月,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杭州正式成立。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和依托创办,2015年3月开始筹办,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采取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的模式,目前共录取西湖一期、二期博士研究生139人。前期优先建设理学、医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目前已初步建成生物医学新技术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理化公共实验平台、先进微纳加工与测试平台等4个校级科研公共平台。2017年12月,杭州萧山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建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杭州高新区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签约成立杭州创新研究院;2017年8月,长龙航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萧山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建设中法航空大学。 |
青岛 |
新签约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32个,其中正式运行16个。青岛引进高校基本形成3大集聚区,包括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工程和海大新校区等多所高校聚集的西海岸新区,吸引山大青岛校区和北航科教新城等10余所高校落户的蓝谷,以及汇集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红岛高新区。 |
引智
城市 |
引智 |
雄安新区 |
打造创新开放政策环境,探索实行有利于激发新区创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税收、养老等政策。实行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建立人才特区。建设国际化高标准引才引智平台,推动教育机构实施“111计划”。制定国际高端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深入实施国家和国内外引智引才计划;放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创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支持海外人才开展离岸研发、创业,促进创新项目预孵化和成果转化。预留一定比例的城市公租房,满足国际人才居住需求。 |
深圳 |
到2020年引进5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校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鹏城学者计划”每个实施周期内,长、短期特聘教授岗位各增至60个,资助标准提高约50%。高校杰出人才和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按规定享受我市人才安居政策。大力推进高校人才住房及教师公寓建设,为海外人才、在站博士后和短期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租住服务。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专家制度。向高校高层次人才发放“鹏城优才卡”。发布《深圳市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工作方案》。 |
杭州 |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外国人才携项目来杭创办企业,经评审给予20-500万元不等的创业资助,特别优秀的人才项目可“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外国优秀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就业。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外籍人才享受硕士每人2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的一次性生活(或租房)补贴。获得市政府“钱江友谊奖”荣誉的外国人才给予5万元资助;实施“杭州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主要是针对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教师、医务人员等系统开展国际化能力培养。 |
青岛 |
发布《关于实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的意见》。围绕引才、育才、助才、成才、留才实施“五大工程”。对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生活补贴、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引进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机构和个人奖励标准最高提至50万元。引进高等教育机构来青的高端人才,符合青岛英才211计划的,享受同等的奖励和支持政策;对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落户地的区(市)政府、功能区管委要按规定对其教学科研活动、 建设用地、人才公寓、房屋租赁、税收减免、机构设置等给予优惠政策,并提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配偶落户等配套服务。 |
新区
城市 |
新区 |
雄安新区 |
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打造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的大学园区。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建设起步区,构建一流的承接平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基地。 |
深圳 |
统筹规划建设深圳国际大学园,拓展深圳大学城空间;加快北理莫斯科大学、吉大昆士兰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规划建设;筹建华南理工大学-罗格斯大学-深圳创新学院、国际太空科技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大运新城,主要发展以高等教育、创新产业、总部经济、体育文化、生态休闲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 |
杭州 |
根据规划,杭州将在城西科创大走廊、钱江两岸等地区,进行集中和分散合理布局、引进项目,规划建设“名校名院名所”集聚区,发挥资源集聚的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 |
青岛 |
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高新区、青岛蓝色硅谷结合各自产业定位,规划布局高教园区或科教园区,每个园区至少新增4所高等教育机构;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至少各新增2所高等教育机构;围绕青岛建设国际海洋名城,即墨区加快推进以青岛蓝谷为支撑的东部湾城建设,聚力引进高端海洋科研机构、涉蓝高端项目和海洋科研精英人才,打造以海洋教育科技为特色的中国蓝谷。 |
参考资料截至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