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欢迎大家一道参与“南工好故事”
【编者按】杨南如教授致力学术,论著颇丰,开创先河,奋发图新,为新中国的材料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以身为范,诲人不倦,奖掖后进,桃李满门,在含辛忍苦与春华秋实之间播撒了学术种子,成为张华教授等南工人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No. NCDDR031
讲述人:张华( 女,教授、硕导、材料学工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整理人:行管1502陈渐羽
提交日期:2016年11月
基业长青开学科先河,三尺讲台显大师风采
——张华老师谈杨南如教授
杨南如,1930年生,常州人。1952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著名水泥化学专家,南京化工学院教授,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和水泥化学的教研工作,多次主持重大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课题。
为了对杨南如教授的精神品质和她对材料学院乃至对整个南京工业大学所作的贡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走进材料学院,与杨南如教授曾经的学生——张华教授进行了交谈。
困境之中谋求发展
“ 当时的南京化工大学是三栋楼围着一个操场,现在的创新大楼旧址原本是运动场,图书馆是一栋只有二层的建筑。”这是张华老师向我们讲述的三十多年前南京化工大学的设施状况和学习条件。她还以查资料为例告诉我们,当时为了学习和科研,查阅资料所花的时间、精力要比现在多得多。“那时候为了查资料,我们经常骑车去南京图书馆、南京情报所,甚至去校图书馆借高校之间的通用借书证,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图书馆、书库去查阅资料;有的资料南京找不到,我们会特地跑到上海去找,或者发邮件让北京图书馆复印之后寄过来。”
而身在材料学院,更面临着新实验设备短缺的窘境。例如做正电子湮没寿命和穆斯堡尔的实验时,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老师们、学生们就要骑着车到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系做实验。那时采集一个数据要花很长的时间。尽管如此,老师还是会尽可能地为实验创造条件。实验经常要用到高温炉等实验设备,由于买来的不一定能符合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学生们就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做仪器设备,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都很强,一些基本的实验设备和装置都能自己做。
“我觉得这一点对学生反而是有好处的,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学到的不是单纯的、零散的知识,而是综合的电工电子学、材料学等材料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哪怕是简单的实验室设备的搭建、构造,都要运用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是张华老师亲身体验后的感悟,也是杨南如教授一直秉承的、在艰苦条件下教育和训练学生的方法。
以前条件有限,杨教授曾经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把两台不能使用的旧仪器搭成一台有效的实验仪器来使用,把一台仪器的装置和另一台仪器的检测器结合起来使用。这都是基于对仪器基本原理的了解和对结构的认识,这对学生的训练非常有好处。
用心栽培青年教师
在那样的情状下,杨教授很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她会根据教师的学识、兴趣点、特长,让他们进修欠缺的地方,同时给予他们建议、指点,指出教师和学科发展的方向,组建老、中、青教师结合的梯队;与此同时,她也会为年轻教师们提供平台,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提高、展示自己。
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杨老师就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尽可能争取国家派送国外进修的名额,先后有10多名教师去欧洲和美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回国后均起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她利用去日本访问的机会,与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公司(现更名为太平洋水泥公司)的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先后派了10名教师前去进修和合作进行科研。这样可以了解东、西方在无机材料教学和研究的现状和动向,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为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当时学校和化工部都举办了脱产一年学习英语或日语(以往很多教师在中学和大学是学的俄语,而在与前苏联交恶和改革开放后,转向学习西方,语言就成为了解西方、阅读文献和交流的瓶颈)当时作为系主任的杨教授抓住这机会,几乎将所有的中、青年教师分批去外语班学习,弥补这一缺陷。
杨南如教授十分关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注重学科与专业建设。1952年教育部在我校前身南京工学院化工系设置了硅酸盐工学专业中的水泥专门化,按照前苏联模式设立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大纲等,并请来了苏联专家指导,杨老师做苏联专家的业务翻译,承担了该专业建设的任务。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杨教授等首先提出设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两个专业,得到当时主管部门建筑材料工业部的赞同,并经教育部同意在我校和武汉工业大学试点招生(张华教授就是当时材料科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另外,从材料的需求看,单一的材料在性能上总有局限性,而不同材料的复合综合了各类材料的优点,是材料发展的方向。因此,杨南如教授在90年代又提出建设复合材料专业的建议,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实习场地等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实践。该专业的建设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局的教育教学成果奖。
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杨南如教授是张华教授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据张老师回忆,每周向杨老师做汇报的时候,她都会给出某方面的思路和方向,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文献、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来落实这些思路。
在张华老师看来,杨教授思维很活跃,经常能想出新点子以及最新的研究方法、测试手段,运用最新的材料;她对新事物的捕捉很灵敏,能够提点学生把新方法应用于实践中。她的知识面也很广,在知识点上的钻研也很深;作为她的学生能学习到材料领域最新的发展、扩大横向的眼界。“作为一个导师,最主要的是给出一个思想,让学生朝这样的方向研究问题,能诱导、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层次很高,体现了学者的水平。这和老师自己的知识、对待科学的态度、培养方式都有关。”张老师说。
杨教授全身心投入工作,没有很多休息时间。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依然很忙。她继续做研究、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参加关工委的活动,虽然年迈但思维依然很敏捷。
她的热情不仅体现在工作上,更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上。张华老师的师姐在中学学的俄语,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习了英语,杨南如教授鼓励她继续保持多掌握一种外语的优势。平时有意识给以俄文参考文献,同时每周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单独给她讲授俄语,帮助她更深入理解文献内容和提高俄文水平。
杨教授的精神品质更对她的学生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华教授从杨老师那里学会了很多。她说:“对任何事都要认真、严谨,勤勤恳恳,不能有半点马虎。做事情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也要主动了解外面世界的发展,做到知己知彼。”这便是杨南如教授作为学者的态度、作为大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