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桃李争艳,代代芳华——访谈毛希球教授
时间 : 2016-06-24 13:30 来源 : 南工好故事 作者 : 南工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院(IHED)  点击 :
欢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欢迎大家一道参与“南工好故事

 


 

【编者按】毛书记是原南建工的书记,他的口述就像一副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场风华绝代。记录人王育琦同学是来自文学社的小记者,我们的金牌好记者,点赞。  

 

No. NCDDR009

讲述人:毛希球(1934年生,是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南工两校合并前身】的原党委书记、土木院副教授。)

整理人:王育琦

整理日期:2016年5月

 


 

桃李争艳,代代芳华 

——访谈毛希球教授

 

 


 

    敲开毛书记家的门,见到的是一位个子不高、精干飒利,带着满满微笑的老爷爷。毛书记虽已八十多岁了,但看上去还是那么强健有力。在与毛书记的对话中,彰显了他的平易近人和泰然自若的处事风格。

 

    “我1953年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校。这是一所中专校,其前身是同济高工。”毛书记这样介绍着。

 

    毛书记说他毕业留在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当教师,尽管学校是个中专,但在南京很有名望,是个不错的学校。学校当时是按照德国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德国教育注重动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学校既从事基础教学,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强。“当时上海有16个建筑工程公司,8个公司的管理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毛书记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那个时候的学生肯动手,搞建筑搞土木的是要到现场去的,不能坐在办公室。动手实践才能学到东西。”

 

    南京建筑工程学校1980年升格为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毛书记娓娓道来这一系列成长过程。“当时很多学校想把我们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过去,像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他介绍道,在学校的发展之中,科研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但“人才”、“创新”始终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中专升格为大学,面临许多转型,学生要从招初中毕业生改为招高中毕业生,学校迅速调整并组建相关机构,办学模式要从中专的模式改成大学的模式,重新拟定教育计划。同时积极引进了一批人才,包括研究生,和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并且从相关单位引进技术人才,比如说高级工程师和大学教授等,从原来的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等大学调过来一部分人才。中专的教学注重于实践,大学要注重理论基础。大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师,所以拥有一批较高素质、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是办好大学的关键 。

 

    在与毛书记的访谈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对学生的关心、对教学工作和学生事务工作的热爱。毛书记见证了南京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

 

    “一个人要立足社会,首先要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德为先。德以立身,智以立业。没有德,就算上工作上能力再强,也不会有好的发展。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想着去为社会奉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社会发展要靠年轻人,靠一代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合格的大学生。”毛书记满怀感慨。

 

    也许,匆匆大学时光须臾而过,可当我们蓦然回首,还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还有这样一份亲切和温情,萦绕在这时光的记忆里。“事业无人才不兴”,诉说着南工的历史,像毛书记这样陪伴了南工一辈子的人还有许多许多,他们默默为学校和社会作出奉献,言传身教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南京工业大学也正在稳步迈进,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