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三尺台上常青藤,青年学子忘年友——采访俞斌先生
时间 : 2016-07-15 18:00 来源 : 南工好故事 作者 : 南工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院(IHED)  点击 :

欢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欢迎大家一道参与“南工好故事

 


 

【编者按】15工程的张耕、15制药的黄天乐同学采访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俞斌教授。这位理学院的资深教授,化工专业方面成果卓著,70多岁仍旧躬耕三尺讲台不辍。他涉猎宽广,旁征博引,所开设的桥牌、红学公选课深受同学们欢迎……或许,这正是南工留给大家“工科院校”刻板印象的一个鲜活的补充,是更加饱满而生机灵动的成长剪影,是一个更有历史、有温度、有故事的金陵大观园。


 

No. NCDDR013

讲述人:俞斌

整理人:制药1503黄天乐、 工程1502张耕 、环境1503张雯

整理日期:2016年7月

 


 

三尺台上常青藤,青年学子忘年友

——采访俞斌先生

 

 

 

当南工遇上清华,当时代遇上年代
 
 
俞斌教授1964年考入清华大学。在那个年代,报效祖国的思想深入年轻人的内心。俞斌教授根据国家的需要选择了与原子能工业密切相关的"工程化学"专业。
 
文革期间俞斌教授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青海一个农机修理厂工作,长达10年。文革结束之后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俞斌教授二进清毕园,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1983年研究生毕业,俞教授被分配来到了南京化工学院(南工前身之一),一直工作至今。
 
当我们问道,对“高材生当教师"怎么看时,俞斌教授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从小心中真正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能来到南京工业大学执教也算是圆了我儿时的梦想。“ 俞斌老师来南工已经33年了,虽然任过许多职务如党总支副书记、系主任、院长、校办企业老总、厂长,但他未曾离开过三尺讲台一天。他在讲台前度过了几乎全部的青年时光,教授了数以千计的学子。当我们问道“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不同”时,俞斌老师说道:“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着变化,人是不会生活在真空当中的,你不可能不受影响,过去的学生相对比较单纯,也很听话努力,不会考虑太多的利益问题,但接触的世界较小,眼界不够开阔。而如今的学生,有许多过去学生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信息量大,每天一上网都会有铺天盖的信息来袭。它会使人大脑洞开,但负面的东西也会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人不知措手足,使一些学生很迷茫,反而没了方向,这使一些学生成了享乐主义、娱乐主义者。因为社会复杂,也有不少学生沉迷于网上或遊戏里的虚拟世界,寻找虚拟世界里成功的快感。不过,现在的学生在创新意识和胆识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的,这一点是很好的。“
 
                      与清华学生的合照
 
俞教授这些年看见了学生的变化,也看见了我们学校一步一步的发展。“我们学校肯定是一个比较好的一本学校,但还称不上是一个一流的顶尖大学。其实在985,211学校的确定上是有很多条件限制的而不是绝对以学校的水平来定的。比如像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水平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国家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给不发达地区以支持,合理分配211的名额。但是,从整体来看,985学校的确代表着我们国家教育的较高水平。211学校情况相对复杂一些,我们不能仅拿它来比较孰高孰低。当然社会上还是会有一些人拿这个标准来进行衡量但是最终事业单位是否接受你,还是要看你自己的能力如何。所以同学们不要太小看我们自己。同时俞教授也指出了我们学校的几个不足:首先学术方面,他觉我们和那些顶尖学校相比确实是存在差距的。主要是以下四点,第一,顶尖学校的老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刻苦程度要比我们学校的老师强。在清华,一年四季实验室的灯光可能都是亮++着的,而在我们学校很少见。清华的老师几乎天天都泡在实验室里。第二,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在俞老师看来对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一丝不苟,止于至善才是最好的。第三,我们学风没有清华之类的名校端正,我们学校的学风比较散。第四,上述各点均与我们学校比较年轻,校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有关系。但是俞斌教授也深深地相信,我们的学校正在一点点地不断发展,相信我们南工一定会越来越好。
 
              文革时期在青海(右一)
 
当科研遇上教学,当黄晓明遇上屠呦呦
 
 
从1983年分配到我们学校的俞斌教授一直行走在三尺讲台与实验室、领导岗位之间,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我们问道"科研与教学孰轻孰重?"老师的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好学生。当然,这种教育应是全方位的。”俞斌教授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答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搞科研不重要。老师搞科研一方面是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是为国家做贡献。一个老师想要更好的教好学生你得有更高的水平,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半桶,如果你只有半桶水这怎么能教好学生呢?一个学校的科研发展起来了,高校才有了力量,你就能更好的教好学生。”当今社会或许存在一些教师不注重教育只重视科研的情况。但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点才是一位好教师的标准吧。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搞科研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最初的欣赏与兴趣或许都会在一日日的重复单调之间消磨殆尽,那些熬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做出一番成就。但俞教授对科研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任何工作都有枯燥的一面,但是也有新鲜的一面。当我们科研获得成就的时候,搞清楚了一个问题,你内心会感到很幸福和高兴。这就像学生一样一道难题解出来,也会感到很兴奋。我们追求的是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虽然工作简单地重复,但是这里面我还是觉得有很快乐的地方。”对于个人获得的荣誉俞斌教授并不愿意多谈,这大概也反映了科研人员的那种气质,那种一心一意刻苦钻研、淡泊个人名利的气质。
 
 
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已经研究出了一系列问题。提到科研或许不得不提的就是屠呦呦教授与她的青蒿素了。等了多少年,我们终于等来了我国大陆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但是当屠呦呦教授捧过大奖的那一刻,演员黄晓明却凭借着自己花费了两个亿的婚礼占据了或许本应该属于屠呦呦教授取得了诺贝尔奖的头条。这让众多网友媒体也表示了心中的质疑:“难道我们的国民现在都轻视科研只知道娱乐了吗?”当批判之声四处传播的时候,俞斌教授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普通人的生活是不可能那么关注科研的。其他的事业与科研事业应该是一样重要的。各行各业分工不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很艰难,青蒿素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她获得诺贝尔奖是应该的。但是黄晓明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因为自己的演出取得大家的喜爱,但是他从千千万万个演员之中走出来的,也很不容易。如果我们没有他们这样一些演员很精彩的演员,生活该会多么枯燥呢?只要是为我们国家为我们的人民作出了贡献的人都应该受到尊重收获掌声。所以这两件事情没有可比性,我本人并不同意部分媒体凭这件事来批判我们国民、政府对科研不重视。”
 
 
当化工遇见红楼,当科学融入文学
 
 
俞斌教授虽然是理科出身,但却具有十足的人文气质,当我们问起他是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时,他告诉我们:“多看书。”俞教授说,他看的书种类繁多,甚至可以用“杂”来形容。俞教授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多读一点书。学科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科学与文学也是可以相通的。有的书可能对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但它可以给你思維的启发。理工科学生还应多看一点文学、哲学、经济、政治方面的书,文科学生也可以学一些理工科方面的内容。
 
俞斌教授在小学时就已经看完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之后的许多年中与俞斌老师交集最深的当属《红楼梦》一书了,俞教授告诉我们与《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还是一次偶然。“我看的书很多很杂,有时候就会和一些教授聊到《红楼梦》。“在2000年前后我们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并且推广学分制。学校准备开设500门课,在这个前提下,之前一起聊天的老教授就建议我去开一门红楼课。”幸运的是教务处批准开设这门课程,今天的我们也就有幸能够听到俞斌老师给我们讲的《红楼梦赏析》。而这样的一次偶然开设的课程,也在南工延续了十几年,这也是我们南工学子的一件幸事。
 
 
经过十几年对《红楼梦》深入的研究,俞教授对《红楼梦》也有自己一番独到的见解。当被问起《红楼梦》最令他迷恋的是什么时,俞教授说:“我不迷恋《红楼梦》。”在他看来,《红楼梦》中许多的内容都值得推敲,而这也是最令他感到新奇的地方。俞教授況,“要是一个东西没有争论,那也就没有了研究的价值了。”俞斌老师善于从哲学辩证的角度去解读《红楼梦》,而在课堂上,俞斌老师也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向学生讲述《红楼梦》中的爱恨离愁、兴衰荣辱,同时附着自己的观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的空间,不用个人的好恶挟持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保持思路的独立性和开阔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看同一句诗会有完全不一样感受。”正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们都十分喜欢俞斌老师的课。他开设的两门与《红楼梦》有关的课程每学期都受到了学生的追捧。
 
俞斌先生
 
71岁的俞斌教授仍站在讲台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我的身体还可以,我愿意跟这些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与疯狂的年轻人待在一起,他们的青春活力可以感染我!”俞斌教授笑着说道。对于一个年迈的老教授,依旧保持着一颗年轻人的心,而青年学生也都愿意去接近他。他用微笑去拥抱每一天,在他的身上我们好像看到了沐浴过阳光后绽放的常青藤藤。他把一辈子都放在了祖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上,正所谓:三尺台上常青藤,青年学子忘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