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欢迎大家一道参与“南工好故事”
【编者按】往事如昨,看60年前黑白老照片,听老教授讲发展新故事。时值庆祝化机专业六十周年的喜庆之日,李永生教授的这篇创业回忆录,文字虽然简短却力透千钧,记载着筚路蓝缕六十载,春华秋实甲子情。
No. NCDDR024
作者:李永生(
1938年11月生于江苏镇江,1961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膨胀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石协膨胀节分会科技委主任,出版《膨胀节》专著1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3次)
提交日期:2016年8月
往事如昨
我在南京工业大学校园内学习、教学、生活了一辈子,值得追思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时光如水,回忆起来,往事如昨,往事如烟。两张残存的老照片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深深回忆。
这是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的第一届学生的照片(1960年摄),是时是大四,本人也在其列。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但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到的却是一种满足、一个憧憬和对未来做一名“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企盼。
1960年化机专业第一届学生(化56)合影
化机专业创办于1956年南京工学院的化工系,此前的化工系只有一个硅酸盐专业,新建的化机专业就难免有着水泥机械的成分,专业课中还有破碎粉碎、起重运输、迥转园筒等内容,但主要的课程设置还是参照当时苏联高校化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专业课教科书内容节选了苏联杜马什涅夫的“化工容器及设备”和和康德洛维奇的“化工机械及器械原理”。本专业的创始人是知名教授戴树和老师,当时教研组还有王德润和龙荷云两位老师,所谓的两男一女本办专业就是反映了化机专业创办初期的艰辛和人手紧缺的一面。新成立的学院为了缓解师资的紧张,当时留校了一批毕业生,1961年我和另外两位同学留在化机教研组,加上此前新进的一位教师,有了7人。化机系的其他个教研组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充。
1963年11月化机系教职工合影
正是这只队伍,他们肩负了全院各专业的部分基础课如制图、金工、力学和化机专业近400名学生的所有教学任务,包括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程以及三次实习和毕业设计。一年后,我们先后参加了农村“四清”运动、工厂劳动锻炼。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们统统放下手中的教学,闹革命,一晃10年。
到了1978年,改革春风吹变神州大地,春风化雨。
恢复高考后的化工学院,为适应发展的形势,系和专业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扩充,我们中的不少人员被调离或筹办新专业,同时也增补了许多新生力量。
新组建的化机系教师队伍和全院教职工一样,响应党的号召,捡起已经生疏的课本,又重新活跃在教学科研的岗位上。尽管我们在那场运动中耗去了10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没有埋怨,没有躺倒。
正是这只队伍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理论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发挥聪明才智,在80年代中期就建成了南京化工学院的化机专业博士点,成为当时全国40多个化机专业中仅有的三个博士点之一。在科研方面,可靠性工程、热管、膨胀节、法兰垫片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都走在前列,我们中的许多人成了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
到90年代中期,我们中许多人都到了退休年龄,我本人也于2008年退休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中青年教师已成了这支队伍的主体,原来的南京化工学院化机系今日已成长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原来的一个化机专业扩充为现在的5个专业,新增了博士后流动站,已进入ESI排名1%学科。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发表SCI和EI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看到后生的丰硕成就,怎么不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振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