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七月底的北京,显得更热。来到王德润教授的家中,满头华发的80多岁老人,仍显得精神矍铄,娓娓而谈,却未见困倦之色。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的前身是南京工学院化机系,就在他的讲述中,化工机械系的历史发展渐渐重现。
1952年6月至9月,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开始了,把中华民国时期的英、美式高校体系改造成苏联式高校体系。就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化工系和金陵大学化工系合并,成立了南京工学院化工系。1958年正式成为南京化工学院。
在1956年时,南京工学院化工系增设化工机械专业,王德润正是创办人之一。1951年工作,1995年正式退休,工作44年,全身心投入化机专业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艰苦创业,从无到有
知不足而后学。对这一段的工作王德润回忆说:“我一辈子还没有这么努力刻苦地学习过,虽然很紧张很艰苦,但也很愉快踏实,进步特别快,效率特别高。”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和几名老师意识到化机系是实在重要的。“那时正是院系调整不久,不少专业都是百废待兴,这时我们就需要抓住机会,办起我们学校的第一个化机专业。”王德润回忆着说。
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在当时创办一个新的专业却是充满困难。人力、物力、财力都极其匮乏,最大的问题是在当时国内几乎找不到化机专业的老师。这对于王德润他们来说,开展的工作千头万绪,人手极度紧张,有的课程没人教,有的课程缺少设备,有的课程没有教材。在整理头绪后,王德润觉得师资是首先要解决一大问题。“在当时,英美国家是没有化机专业的,要想学习,只能向苏联学习。”可是要想请到苏联的化工机械的专家谈何容易?无奈之下,他只好到处寻找,到处学习。在他打听到大连工学院请到了苏联的化工机械专家后,办学迫切的王德润多次跑到大连,向专家请教学习。
就是这样,南京、大连来回奔波,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准备,化工机械专业的大致雏形以具备。王德润知道要想办好专业,老师的专业知识必须够硬。然而那时基础不够,甚至没有老师,于是他带头开始跟班学习,学习基础课程,深入研究,制作专业计划。为了全面学习苏联,通过参考苏联教材,或是自编讲义,或是翻译苏联教材,将其化机专业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资料,尽心尽力地传授苏联教学,不断调整教学组织,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师和研究生讲授。
据王德润回忆,在1958年,南京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划出,正式成立南京化工学院。当时全院有8个专业,957名学生,只有81名教师。“技术基础课实验室一无所有,图书资料严重不足,最起码的家具、用具、教具都缺乏。”面对这种种困难,从不叫苦畏难,气馁不前,经常强调,不管从办学的实际需要看,还是从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看,都需要勤俭办学。1959年初,学校要从地处四牌楼的南京工学院迁移到丁家桥。不仅建院经费很少,建院后的事业费经常费也很有限,特别是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经费更紧张。
我们应该把每一个铜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只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老师,就通过培养学生,然后留校任职,不断壮大师资力量。就是这样,教师的问题渐渐缓解,渐渐走上正轨。
教学为主,质量第一
化机专业刚建立不久,也正是师生停课走出校门大办工厂流行之时。学生们中普遍存在着“学不进去”的现象。加上教育大革命群众运动的开展,基础理论不断被削弱,教师主导作用被忽略,教学秩序遭到严重冲击。加之学校刚迁新址,各项工作未上轨道,不管是大形势,还是小环境,都说明稳定教学秩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王德润考虑到化工机械的特色,比较大连工学院的经验,研究如何把学校工作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大胆采用年轻同志,放手去做。”王德润说,教育计划的完成少不了他们。为了保证质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的方法培养教师队伍。在刚开始时,化工机械只有三名老师,这可以看出师资的匮乏。即使这样,也得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信念。
1958年8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南京工学院化工系的基础上建立南京化工学院,那时王国宾教授担任筹委会副主任,为了做好建院的各项筹备工作,他带领一批干部和教师赴上海有关高校学习取经。他和其他的委员一起,精心筹划南化的框架和蓝图,规划校区建设、专业设置、教师调配、物资供应与保障等。
“高校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事”这种理念,也正是王德润一直强调的。全院开始动员,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调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教学计划是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体现,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既要符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又要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此,化机系多次组织教师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百废待兴,从哪做起?文革使一代人荒废了学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才断层,而人文精神的失语状态更让他感到焦虑,尽快提高现有师资水平是当务之急。他采用了内外兼修的方式:对内,组织青年教师去外系听课,包括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反应工程、热力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实践证明,这样的“恶补”很有成效。对外,从校外聘请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介绍前沿的科技发展状况,拓宽了学生们的眼界和思路。他的言传身教,又使年轻的一代汲取着人格的养分。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三基务必扎实。”在教学改革中反复强调。学一种专业时,深入下去固有必要,相关的,甚至看来关系不大的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应尽量吸收,这样所学的专业才能发挥最佳效用。
重重困难,逐一突破
实践出真知,困难再多,总会迎刃而解的。
有了化机专业,实验室不可或缺,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实验室的设施十分缺乏。王德润又接受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负责筹建化工机械实验室。从选定实验项目,到采购实验仪器;从实验室内部项目的安排,到水电管道的布置;从施工时的监理,到按时写出实验指导书;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王德润亲历其中。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提倡和鼓励因陋就简,自己动手,以任务带动建设。师生共同寻找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自己动手,以任务带动建设。
1984-1985年为化机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在系主任戴树和及副系主任王德润的领导下,筹建了疲劳实验室。施南庚老师担任实验室主任,并负责具体建设工作,投资66万美元分别从美国、日本购进了MTS880型全自动材料试验机和双轴向疲劳试验机,还建设了密封技术,高温断裂、激光光弹等实验室。1987年又建成了管道工程试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成使化机系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装备上了一个台阶。
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推动了机械学院(化机系)的学科建设,80年代初,在系主任戴树和教授和副主任王德润教授的主持下,加强了学科建设的工作,经过全系教职工的努力,学科研究水平有所提高,学科的实力不断增强。
实验室的困扰一直是王德润的烦恼,然而从长远来看,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发展方向。“该学科到底该往何处走”,这个问题也是国内设有化机专业的大学一直争论的。对于南京化工学院的化工机械专业来说,是偏化工还是偏机电?当时,以浙江大学为首的主张偏机械方向,以天津大学为首的主张偏化工方向。王德润认为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学科的 方向不明确,也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的摇摆不定,这对于科研队伍来说是不利的。
王德润经过实地的调查,多方高校的学习,吸取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办学经验,结合南京化工学院本身的特色,形成独有的科研特色。“可靠性分析是当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方向。”
他翻看着校史资料,回忆着当年的情况,表示感触:那段时光是他珍贵的记忆。看着如今的机械学院发展如此只好,心里很欣慰。
经过这些优秀的老师的努力,化机系不断地发展,不断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1978年开始招收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研究生,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三个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已建设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已建设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也是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学院培养的各类毕业生活跃在我国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环境、制冷和******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毕业生供不应求,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如今的成就,回想当年,忘不了的是王德润等创办人,正是他们那种以德育人、润物无声的精神在鼓励着一届届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