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欢迎大家一道参与“南工好故事”
【编者按】《周易》云“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从一个文科教研室起步,到独立的人文和经管学科的兴起,再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诞生学部的成立,南工的经管学科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趁势而上。王明隆教授以时间为序,记载了学科兴起与发展的来龙去脉,用冷静翔实的笔触还原出了一部几乎素颜的成长史。
No. NCDDR026
作者:王明隆(原南京化工大学管理系系主任、教授)
整理日期:2016年10月
忆经管类学科的兴起与发展
38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吹来了浓浓的暖意,南化工的办学由单一的化工类学科渐渐地展现了,管理经济类的人文学科,以适应国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要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深知我们大大的落后了,由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和教育部与美国商务部,根据中美两国签订的工业科技管理和科技情报合作议定书于1980年开设了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这是国家培训中高级企业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其实任务是学习研究美国现代化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培养我国现代化工业管理和科技管理人才。
依据这一精神,化学工业部和江苏省,根据管理人才缺乏的状况,决定于1980年在南京化工学院开设“化工技术与管理”干部专修科,当年招收了两个班的学员,一个称之为省班,一个称之为部班,隶属化工系,由当时的系统工程教研室负责安排培养及教学的相关事宜,主任为丁文仁老师,开始配备师资,抽调学校行政干部中原学财经专业的人员上岗教学。为了总结办学经验及配备师资,1981年停招了一年,1982年留了一位化工系的毕业生,随即送到北京化工学院进修,同年我被安排去大连培训中心培训,较系统地学习了经济管理会计、财务、市场学、人事及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大约在1982年底,以系统工程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了管理工程系筹备组,本人任副组长。1982年到1986年,每年招收两个班,为化工部及江苏省各培养了183位学员,“化工技术与管理干部”专修班的学员都来自化工企业,科研部门及国家行政机关,他们都具有某个方面的实际工作及管理经验,在工作中深感知识的不足,到校后求知欲望很强,充满着学好现代化技术与管理知识的信心与决心,由于他们的基础较差,学校配备了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为他们授课,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学员刻苦努力的精神深受老师们的赞扬。为了鼓励他们更加勤奋进取,学校对他们开了“专升本”的大门,有好几位学员考入了化工本科深造,他们在升为本科后,学习成绩都很优良。
南京化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六届干部学员,是成功的,是学校一项可喜的工作,究其原因,本人认为,其一,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关心学员们的学习和生活;其二,各教学部门都配备了优秀教师上台授课;其三,学员排除个人困难,坚韧不拔的刻苦学习。学员们毕业后,走出校门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都积极、认真的工作,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他们先后进入了厅局级、教授、博导、经理、董事长、书记、处长、科长等领导岗位,如许津荣,魏大鹏校友,现分别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及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学校从培养化工技术与管理干部班学员中取得了一些培养管理干部的办学经验,同时国家对培养管理人才亦非常重视,为此,学校于1985年6月1日成立了管理工程系,当时的教职工二十位左右,1986年招收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第一批本科生。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办这一个新专业的学术水平,于1987年招收了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的第一个研究生,当时挂靠化工系,并由他们发放硕士学位证书,按此模式培养四位硕士研究生,直到1998年获此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
学校根据与山东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经济、技术、教育协作关系协议书,为了适应外贸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于1989年为济宁市开办国际贸易委培专修科班,为其培养30名学生,对方给予实习场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毕业后回济宁市,从事经济贸易等部门的工作。经学校申请,化工部于1992年11月21日批复,同意增设国际贸易专修科,将国际贸易专业就纳入了国家计划,1993年成立国际贸易教研室并招收第一批专科学生两个班。由于我们逐步积累了该专业的一些经验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师资,化工部同意学校于1994年招收国际贸易本科生。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形势,于1995年上半年将原管理工程系改名为经济贸易系,这期间专科与本科并存,1998年停止了专科生的招生。
国际贸易专业对外语的要求较高,我们对新生提出对外语学习的要求,称其为是“准外语专业”,学校外语教研室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配合,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我们向学校提出聘请外籍教师来讲学,当时外办的韩鲁平老师大力支持,积极向化工部申请,先后聘请四位外教走上国际贸易班的讲台,初始请韩鲁平老师当翻译,1995年就有我的一位在读研究生担任此工作,当时该生感到压力很大,由于我们的鼓励及其本人的努力,结果是任务完成,自己的英语水平大大提高,毕业后去北京,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就语言而言,万分感谢母校给予的机会和培养。
贸易是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国际贸易的专业不仅要有经贸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贸易实务能力,怎么办?这时就想到了就近的南汽,经联系,得到了该厂进出口公司的大力支持,既有经理给学生讲实务,又让学生分期分批去参加该公司的一些外贸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校企合作只进行了两年。
我们系原有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事过化工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去过多个化工企业,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都有些了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给生产、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老师们都异口同声地提出设置安全工程专业。1989年,我去化工部高教处,和当时的处长化云翔口头商谈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设想,他很支持我们设置安全工程专业,增强了我的信心。后来得知,青岛化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也在那时申请设置该专业。学校及时向化工部提交了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报告,很快得到批复,当年对新专业设置一般是“先专后本”,我们于1990年招收第一批专科生,这在化工部属院校还是首设的一个新专业。为了将此专业办出特色,学校于1991年成立了安全工程教研室,由何永玲老师任主任,当年学校将现化工楼北面的小楼作为安全工程实验室用房,尽管经费很少,困难很多,但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努力,使实验按教学计划及时开出。
解决师资的不足是当务之急,由化工部提供人才信息,经我们了解和考核,于1990年底从沈阳安全工程研究所引进当时的所长、工程师,他从事安全工程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并有专著。在外部引进及内部调配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1993年下半年提出专科升本科的申请报告,批复后于1994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除教学外,还积极努力为学生开好实验及开展科研工作,1992年由教研室三位教师编写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及时为学生开出专业实验,进行“F501”加热炉的安全研究,并获鉴定;为了服务社会并扩大南化工在安全工程领域的知名度,从1991年到1995年,为化工部及江苏省共举办了23期“安全知识及安全技术干部培训班”,获得相关部门的好评。
学校为了整合办安全工程专业力量,决定将经济贸易系的安全工程教研室及研究所于1996年4月归入化工机械系,至此,经贸系完成了四届专科生的培养任务,不管学校机构如何变更,安全工程专业的诞生是当年的管理工程系,今天,安全工程专业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知名度,我们经贸系人深感高兴。
到1995年经贸系里有工业管理工程、国际贸易、安全工程三个专业,是止步不前,还是继续扩大规模增设专业?!我们选择后者,1996年初向化工部申请设置会计专业,未复,1997年继续向化工部申请获批准,于1998年招收第一届会计专业本科生。
南京化工学院于1995年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为了使学校在化工学科领域保持并提高原有地位及知名度,而且也要使管、经、文、法学科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办学水平,因此,学校决定将经济贸易系与社会科学系合并组建经济管理学院,1999年初实现了此决定。当时的社科系除对学校开设公共政治课理论课外,也有工商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法学三个本科专业及涉外公关文秘、法学两个专科专业,两系师资力量的组合,就是这些学科师资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南化大与南建工于2001年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由南工大的经管院与南建工的管理系的三个专业及社科系重新组建,现有经济管理学部与人文社科学部,共五个学院,十四个专业,进而更有利于学校在管理经文法学科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